曹縣首例患有“罕見的嚴重先天性成骨發(fā)育不全癥”孕婦
在曹縣人民醫(yī)院安全實現剖宮產

2016年9月9日,曹縣人民醫(yī)院在成功晉升三級乙等醫(yī)院半年暨建院67周年之際,迎來了一位“高危特殊”的孕婦,之所以“高危特殊”,是因為她患有“罕見的嚴重先天性成骨發(fā)育不全癥”, 俗稱“瓷娃娃”, 瓷娃娃名叫袁鳳麗,今年33歲,身高只有1米,平時體重只有30多公斤,入院時懷孕39周、體重45.5公斤,來自曹縣磐石辦事處朱莊行政村,她每天需要吃藥和補充鈣片來緩解病痛,經常發(fā)生多處骨折,很多正常人見怪不怪的行動,在她身上都異常艱難,“瓷娃娃”曾被醫(yī)生預言“活不過8歲”,就是這樣一位自身生存能力極差的人,依然自強不息、自力更生,常年騎著電動三輪車堅持走街串巷賣奶,依靠微薄的收入來減輕家庭的負擔,翻車了骨折了就停止賣奶養(yǎng)傷,病好了再上街繼續(xù)賣奶。2010年,袁鳳麗結婚。2015年底,袁鳳麗懷孕。醫(yī)生和家人從其身體條件考慮,勸她放棄孩子,而即將做母親的巨大喜悅,讓袁鳳麗忘記了所有的危險和困難,她說:“不管遇到啥困難!啥危險!也要把孩子生下來,只要他健康,唯一的心愿就是他健康!”,就這樣,袁鳳麗始終堅持她的美好愿望,讓她的家人既為之動容、又無可奈何,一直擔憂她到底能不能順利生產,時間一個月一個月過去,預產期漸漸來臨,她的家人經過多方打聽,最終選擇了曹縣人民醫(yī)院作為袁鳳麗的分娩醫(yī)院。在曹縣人民醫(yī)院安全實現剖宮產
9月10日上午07:30,為袁鳳麗實施剖宮產手術的產科二病區(qū)主任樊愛華及團隊,手術室主任郗孟進及團隊正在進行術前準備,術前,針對袁鳳麗的身體狀況,多學科經過多次論證,已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治療方案,同時,醫(yī)院選派產科一病區(qū)、三病區(qū),新生兒科,骨外科,檢驗科,超聲醫(yī)學科等科室主任及專家參與全程,竭盡全力保障袁鳳麗母子平安,力爭將風險降到最低。08:00,袁鳳麗被推進手術室,麻醉師們開始緊張地麻醉,這是最關鍵和最危險的一環(huán)。08:20,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,袁鳳麗剖宮產手術成功,嬰兒體重6斤6兩,身高47公分,通過檢查,各項指標正常的女嬰被其家人抱出手術室。“瓷娃娃”成為“真媽媽”,袁鳳麗多年來成為母親的美好夙愿得以實現,“瓷娃娃” 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娃娃,參與袁鳳麗剖宮產手術的全體醫(yī)務人員都松了口氣,一直等候在手術室外的袁鳳麗家人,對醫(yī)生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08:45左右,袁鳳麗安返產科二病區(qū),在病房走廊內,一些孕婦和其家人得知這一消息,開頑笑的說:“大娃娃生了一個小娃娃”。
“瓷娃娃”成為“真媽媽”的暖人故事已被9月10日山東電視臺公共頻道《民生直通車》欄目、9月11日山東衛(wèi)視《早安山東》欄目、9月12日曹縣電視臺《民生在線》欄目報道。廣大網友也可登錄“齊魯網” 觀看節(jié)目視頻。 (文/圖 孫 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