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【青年運動會】火熱激情 燃爆夏...

    為提升我院青年員工責任擔當,激發(fā)青年員工的規(guī)則意識、...

  • 曹縣人民醫(yī)院中國肥胖日(5月1...

    如今,全球有近1/3的人群超重或肥胖,隨著我國經濟的發(fā)展...

  • 基于互聯網+的智慧醫(yī)院建設現場...

    基于互聯網+的智慧醫(yī)院建設現場研討會在曹縣人民醫(yī)院舉行...

  • 健康中國行--醫(yī)院管理沙龍曹縣...

    3月9日上午,健康中國行醫(yī)院管理沙龍活動在曹縣人民醫(yī)院...

  • 學科建設全面開花,核心競爭力...

    會議背景 1月25日上午,曹縣人民醫(yī)院成功舉辦心肺康復中...

  • 曹縣人民醫(yī)院:“精益管理·成...

    3月14日下午,我院在信康樓5樓大會議室召開2018年精益管...

  • 就醫(yī)指南

    人民醫(yī)院專家為你解答根治高血壓的類型
    36歲的陳先生(化名)中等偏胖體型,喜歡熬夜,不抽煙,也不喝酒,卻是個10多年的老高血壓了。
    吃高血壓藥治療,但是血壓一直控制得一般,好在沒有其他不舒服。
    “我以為高血壓嘛,減減肥、吃吃藥就可以。但是醫(yī)生懷疑我的高血壓有問題……
    他的高血壓之所以引起醫(yī)生關注,要從他3年前一次住院經歷開始說起。

    線索一 意外發(fā)現的低鉀血癥

     
    3年前陳先生因為“腎結石”住院,期間發(fā)現低鉀血癥,腹部CT也發(fā)現“左側腎上腺結節(jié)”。
    “高血壓+低鉀血癥+腎上腺占位”,醫(yī)生告訴陳先生,這些信息結合起來,考慮“原發(fā)性醛固酮增多癥(以下簡稱‘原醛’)”可能,建議他進一步檢查,診斷明確后手術治療。
    一聽要做手術,陳先生猶豫了,決定先出院,過段時間再檢查。

    高血壓太常見了

    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.9%

    絕大部分高血壓是原發(fā)性的,病因不明

    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

     

    但是也要注意有一些是繼發(fā)性高血壓

    是由其他器官或系統(tǒng)的疾病所導致的高血壓

    病因明確,需要治療高血壓背后的疾病

    原醛,就是其中一種

     

    在美國,繼發(fā)性高血壓

    大約占高血壓患者15%左右

    尤其在40歲以下的成年人中

    繼發(fā)性高血壓比例更高,約占30%

    如果高血壓合并以下一項或多項情況

    則需要積極進行原醛篩查

     

    高血壓合并:

    持續(xù)性血壓>160/100mmHg、難治性高血壓*

    自發(fā)性或利尿劑所致低鉀血癥

    腎上腺意外瘤

    早發(fā)性高血壓家族史或早發(fā)(<40歲)腦血管意外家族史

    阻塞性呼吸睡眠暫停

    為原醛癥患者的一級親屬

    *聯合使用3種降壓藥物,其中包括利尿劑,血壓仍>140/90mmHg,或聯合使用4種及以上降壓藥物,血壓才能達到140/90mmHg。

     
    3年來,陳先生不規(guī)律口服補鉀藥物,雖然血壓可以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但是血鉀始終偏低,無法維持在正常范圍,于是下定決心再一次住院檢查。
     

    線索二 循序漸進的內分泌功能檢查

     

    腎上腺是位于腎臟上方的內分泌腺體,醛固酮為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激素之一。
    內分泌激素異常相關疾病的診斷往往遵循:篩查試驗(初步懷疑激素升高或降低)確證試驗(定性診斷,確實存在激素升高或降低)分型診斷(或定位診斷,明確激素分泌異常發(fā)生在激素調節(jié)過程的什么環(huán)節(jié))
    因此內分泌科鄭芬萍主任醫(yī)師安排了一系列內分泌激素篩查及確證試驗,最終確定陳先生腎上腺產生了過多的“醛固酮”激素,導致他長期的高血壓和低鉀血癥,到此,陳先生被明確診斷“原醛”。

     

    線索三 3年前和現在的腎上腺CT檢查

     

    醛固酮增多癥”,顧名思義,是一組因醛固酮分泌過多導致的疾病,主要表現為高血壓、低血鉀;“原發(fā)”提示病因來源于腎上腺本身,占所有高血壓的5-10%,在難治性高血壓中占20%左右。

    原醛主要分為5型:

    醛固酮瘤

    特發(fā)性醛固酮增多癥

    原發(fā)性腎上腺皮質增生

   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癥

    分泌醛固酮的腎上腺皮質癌

     

    因此,需要進一步做腎上腺增強CT進行分型判斷(腺瘤或增生),同時排除腎上腺皮質腺癌(一般為單側,直徑>4cm)
    陳先生在3年前住院期間曾做過一次腎上腺CT,當時提示“左側腎上腺結節(jié)”,這次住院復查腎上腺卻發(fā)現兩側腎上腺都存在腺瘤樣結節(jié),左側腺瘤個頭大,時間長,但右側同樣有兩枚結節(jié)。
    到底哪一邊是“罪魁禍首”呢?這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。

    對陳先生來說,似乎3年前就出現的左側腺瘤更具備“兇手”的特征,但是,就像電視劇里的劇情一樣,一出場就滿臉寫著“我是壞人”的,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兇手,幕后大BOSS有時會很好地掩藏自己的身份。
    還有沒有更準確,更進一步的檢查來進行分型診斷呢?
     

    撥開迷霧的殺手锏

    雙側腎上腺靜脈采血

     
    雙側腎上腺靜脈采血(AVS)是采用介入手段,進入雙側腎上腺靜脈分別采血測醛固酮,來比較雙側腎上腺是否存在優(yōu)勢分泌,同時采下腔靜脈血來明確穿刺是否成功。
    AVS是目前公認的原醛分型診斷的“金標準”,靈敏度和特異度均可達到95%以上,明顯優(yōu)于腎上腺CT,但AVS是有創(chuàng)操作,價格比較昂貴,且存在穿刺失敗可能。
    因此,適用人群目前仍存在爭議。

    以下人群可以不必進行AVS檢查:

    年齡小于35歲,腎上腺CT顯示單側腺瘤,對側腎上腺正常;

    腎上腺手術高風險患者(不手術)

    懷疑為腎上腺皮質癌;

    已證實為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癥Ⅰ型或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癥Ⅲ型。

     

     
    而陳先生原醛診斷明確,存在雙側腎上腺病變(腺瘤),存在AVS適應證。
    于是請介入科陳仁彪主治醫(yī)師為陳先生進行了AVS檢查,操作過程順利,穿刺成功,經過分析,校正后醛固酮右側是左側的33.6倍,果然找出了“真兇”,是在右邊!
     

    治療

     

    經過一系列抽絲剝繭的檢查,終于確定了“兇手”的位置(右側腎上腺),陳先生隨即轉到泌尿外科陳藝成副主任醫(yī)師的醫(yī)療組繼續(xù)治療。
    根據“中國原發(fā)性醛固酮增多癥專家共識”,陳藝成副主任醫(yī)師綜合考慮陳先生情況后,進行了腹腔鏡下右側腎上腺切除術。
    手術過程順利,術后第2天和第4天,在未進行補鉀治療的情況下,復查血鉀已恢復正常!
    術后第2天復查醛固酮為4.39(參考范圍3.0-23.6)ng/dL,也較術前(24.1ng/dL)明顯下降。

    隨訪

     

    陳先生出院后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,自測血壓波動在110-120/70-90mmHg,出院后2周,陳先生再次回到內分泌科鄭芬萍主任醫(yī)師診室,門診測血壓126/89mmH,復查血鉀4.06mmol/L,醛固酮5.52ng/dl,腎素13.03μIU/mL,不僅醛固酮在正常范圍,術前被抑制的腎素也恢復到正常范圍。
    今年9月(術后10個月),陳先生再次來門診復查,血鉀、血壓、醛固酮、腎素均在正常范圍,左側腎上腺影像學與去年相比沒有明顯變化。
    至此,陳先生的診斷和治療暫時畫上了圓滿的句號,回去之后監(jiān)測血壓,定期復查血鉀,每年復查觀察左側腎上腺腺瘤情況。
   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病,絕大部分為原發(fā)性高血壓,但要注意識別繼發(fā)性高血壓的可疑信號,比如多藥聯合血壓控制不佳、慢性腎臟疾病、體重進行性增加、高血壓同時合并低鉀血癥等。如果有可疑的高血壓,要及時來醫(yī)院就診篩查,找出背后隱藏的兇手